每年的10月20日是世界骨質疏松日,今年我國的主題是“強肌健骨,防治骨松”,呼吁各界共同關注肌肉減少與骨質疏松的密切關系,更好地應對骨質疏松帶來的危害。 專家帶你認識骨質疏松癥 據北京永林中西醫結合醫院骨科專家介紹,骨質疏松癥是一種由于多種原因導致的骨密度和骨質量下降,骨微結構破壞,造成骨脆性增加,從而容易發生骨折的全身性骨病。常會給患者帶來諸如疼痛、骨折風險增加、嚴重者可導致脊柱變形、功能障礙等一系列健康危害。
骨質疏松癥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大類。原發性骨質疏松癥又分為絕經后骨質疏松癥、老年性骨質疏松癥和特發性骨質疏松(包括青少年型)三種。絕經后骨質疏松癥一般發生在婦女絕經后5~10年內;老年性骨質疏松癥一般指老人70歲后發生的骨質疏松;而特發性骨質疏松主要發生在青少年,目前病因尚不明確。
繼發性骨質疏松癥主要由其他疾病引起,常見的有內分泌疾病如糖尿病、甲亢;結締組織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干燥綜合征等;慢性腎病導致腎性骨營養不良;胃腸病及營養問題,如吸收不良、胰腺疾病、肝病等;血液疾病如白血病、骨髓瘤等;神經肌肉疾病如偏癱、截癱、運動障礙、肌營養不良等;另外還有器官移植術后、長期臥床、藥物性影響等。
如何早期發現骨質疏松問題 針對早期風險的發現,專家表示,當我們感到干活肌肉無力、爬樓困難、提東西沒勁時,應當意識到肌肉組織和骨質的流失問題,同時醫學屆也提倡40歲以后要開始進行骨密度篩查,及時了解自己骨骼健康情況。 另外,肌肉減少癥與骨質增生癥可相互影響,互為促進,形成惡性循環。還有一種簡便的自測骨質疏松風險的方法就是測量小腿腿圍,小腿最粗處腿圍小于33厘米,或者用雙手食指和拇指環抱小腿最粗處,如能夠抱住,則提示存在肌少癥風險,應進一步進行肌肉量和骨密度的檢查。
防跌倒是骨質疏松危害預防的重中之重 還有就是,跌倒是老年人發生創傷性骨折的最主要原因。預防跌倒傷害也是需要日常多家防范的問題。 勤鍛煉:任何時候開始防跌倒的鍛煉都不晚,可以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進行金雞獨立、提踵、坐站、八段錦、彈力帶練習等鍛煉。 要服老:接受年齡增高導致身體機能退化的現實,接受使用必要的適老輔具。同時,早晨起床,起身、站立,走路、上車等動作一定要“慢一點兒”。 要適老:建議有老年人的家庭要進行必要的適老化改造,包括燈光適宜、地面平整防滑、安裝扶手、通道順暢等。 早治療:老年人應積極治療骨骼肌肉疾病、眼部疾病、神經精神疾病、前庭功能疾患等,如發生跌倒,無論受傷與否都要及時告知家人或醫生。
骨質疏松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對于骨質疏松的日常保健主要有加強營養和規律運動。攝入富含鈣、低鹽和適量蛋白質的均衡膳食;適度規律運動則可以改善機體的力量、敏捷性及平衡能力,同時可有助于增加骨密度,運動需循序漸進,長期堅持。藥物治療包括鈣劑、維生素D、抑制破骨細胞藥物、抑制骨吸收藥物、性激素補充劑等藥物治療,患者需要根據醫生指導意見服用,切勿盲目用藥。另外,中醫治療骨質疏松根據“腎主骨,脾主肌肉”及“氣血不通則痛”的理論,多以補腎益精、健脾益氣、活血化瘀為基本治法,可有效改善骨質疏松的癥候群。

1990年分配到北京紅星醫院(國家體委科研所整體治療住院部,現大興區中西醫結合醫院),師從國內骨傷科…
師從于老一輩豐盛骨傷科知名專家張家騏。擅長手法結合中藥治療骨傷骨折、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癥、肩周炎、…
擅長脊柱、關節及各類復雜、疑難骨科疾病的診療,開展各類骨科手術近萬例,技術精湛。尤其擅長治療各型頸椎…
擅長診治強直性脊柱炎、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風寒濕痹癥、痛風、肩周炎、坐骨神經痛、腱鞘炎、梨…
本科學歷,畢業于吉林醫學院臨床專業。先后在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北京市仁和醫院任骨科專家、科主任等…
擅長治療脊柱退變性疾病、脊柱骨折、脊柱腫瘤。開展單孔鏡及雙通道脊柱內鏡微創手術及開放手術治療頸椎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