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有膝蓋“打軟腿”的情況,就是正常走路或在上下樓梯時,突然感覺膝關節吃不住勁,腿發軟,想跪下去的感覺,有時會并發劇烈疼痛而真的摔倒。
有人認為“打軟腿”可能是缺鈣的原因,但是吃了很多鈣片卻并沒有什么效果。那這種“打軟腿”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這種“打軟腿”是膝關節周圍軟組織受到疼痛刺激時,突然發生痙攣所致,常見原因包括:
一、關節運動損傷
1、半月板損傷
半月板損傷是常見的一種損傷,在下肢負重、足部固定、膝關節微屈時,突然過度內旋或外旋伸膝(如羽毛球、籃球運動中,隊員在攻防守時經常發生),就可能引起半月板撕裂。半月板損傷會有明顯的走平路打軟,有時還有關節痛、活動受限及活動時彈響等。
2、膝關節韌帶損傷
膝關節微屈時穩定性相對較差,此時如果突然受到外力導致外翻或內翻,則有可能引起內外側副韌帶和交叉韌帶損傷,造成膝關節不穩定,感覺傷腿不如過去那樣敢用力。明顯感覺傷腿沒勁,走路打軟的次數比較多,膝關節有錯動的感覺,而且部分會腫。
二、關節慢性疾病
當由于外傷或者是長期摩擦引起脂肪墊充血、肥厚并發生炎癥,與髕韌帶發生粘連時,就會發生脂肪墊勞損,從而使膝關節活動受限。
這種情況多發生在經常步行、登山或者蹲起運動較頻繁的30歲以上人群。患者會覺得膝關節疼痛,打軟,完全伸直時疼痛加重,但關節活動并不受到限制,勞累后癥狀明顯。
由于外傷或過度勞損等因素所致的膝關節慢性滑膜炎和滑膜皺襞異常肥大也會造成“滑膜嵌頓”,即關節腔內像水草一樣漂浮的滑膜突然被夾擠在關節之間,同時產生大量積液,使患者感覺膝關節打軟、疼痛、腫脹、壓痛,甚至出現交鎖癥狀,影響正常活動。
三、關節退行性病變
膝關節軟骨退變剝脫會產生游離體,當這些炎性因子刺激膝關節周圍軟組織時,肌肉會突發痙攣,導致關節發軟,有的活動關節會有摩擦音。嚴重的膝部可出現內翻畸形及內側疼痛。
還有一種發生在年輕人的髕骨與股骨之間的軟骨病變,即“髕骨軟化”,由于髕骨軟骨面變得不平,有時伴有先天性的髕骨脫位,會造成軟骨過早退化、缺損,從而使膝關節出現打軟癥狀。
如果是經常性的發生一側或兩側打軟腿,則需要到醫院檢查,在排除了由于腦血管意外導致肢體偏癱、肌力下降等打軟腿外,多半是屬上述骨關節方面的問題。有望通過體檢、拍片、甚至做核磁共振等檢查明確病因。